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:
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
大众网
|
海报新闻
大众网官方微信
大众网官方微博
时政公众号爆三样
大众海蓝
大众网论坛
山东手机报
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:
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
2021
大众网
手机查看
潍坊市第三殡仪馆始终秉持公益惠民服务理念,狠抓“公益化、便民化、亲情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”服务,积极推动殡仪服务再上新台阶。
突出殡葬公益化,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全履盖
一是扎实落实好殡葬惠民政策。按照政府制定的7项基本服务免除项目,面向全市常住人口实行基本殡葬服务项目由政府买单。自2013年潍坊市在全省率先施行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免费以来,市第三殡仪馆累计减免4184万余元,惠及服务对象4.9万人次。
二是主动承接基本殡葬惠民政策。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办丧事,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实行精准核对核查,确保在政策范围内实现全覆盖。认真执行殡仪馆免费提供200元以内骨灰盒和骨灰免费寄存一年2项政策,为落实基本殡葬服务提供政策保障。
三是落实困难群众社会福利政策。建立特殊困难群众救助政策和保障工作机制,2017年,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对象由潍坊市户籍人口扩大到潍坊市常住人口,减免金额由每具1110元提高到每具1210元,殡仪馆承担费用由160元提高到260元。对因病、因灾、交通事故等重大意外死亡人员,在遗体接运、遗体存放等方面适当减免,自施行惠民政策以来共为群众减免费用约200万元。
突出服务便民化,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礼葬
一是发挥在推动移风易俗中的职能作用。立足殡仪馆工作职能,完善内部服务机制,将移风易俗与深化殡葬改革有机融合,倡导群众到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和悼念活动,由殡仪馆提供丧事活动场所。按照既尊重当地习俗保留历史文化,又倡导文明节俭传承厚养礼葬的要求,在殡仪馆专门设置了家庭式告别悼念场所,为群众提供文明、节俭、时尚的集中告别服务,使群众的治丧时间由原来的3-5天缩短为1-2天,殡葬费用由过去的5千元以上下降到1千元左右。
二是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。持续开展“倡导移风易俗,深化殡葬改革”系列文明实践活动,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,发放宣传册,解答政策内容,引导群众消除顾虑、转变观念。在馆内设置移风易俗、殡葬改革宣传版面及设施,常态化利用横幅和LED电子屏宣传移风易俗、殡葬改革及基本殡葬惠民政策,并印制包含基本殡葬惠民政策内容的便民服务袋,每年为治丧群众发放7000余份,促进群众丧事简办、文明治丧,减轻群众治丧负担,助推乡村文明。
三是发挥在移风易俗中的平台作用。按照潍坊市委办公室、潍坊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推动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》要求,在认真落实基本殡葬政策基础上,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,创造条件为群众提供殡葬服务,取消医院太平间,设立一站式殡仪服务站,建立医院、殡仪馆联动服务机制。在城区与殡仪馆周边地区设立服务网点,探索签约殡葬委托服务,通过“殡葬服务+互联网”建设应用,搭建起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平台,实现了“群众一个电话,其它事我们来办”。
突出服务亲情化,打造殡葬暖心服务品牌
一是完善馆内软硬件设施。以“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”作为服务追求,积极升级馆内软硬件设施。在业务区免费为治丧群众提供两处休息室,并安装了空调、饮水机等设备;在服务大厅安装免费WIFI、便民雨伞、消毒液等便民设施以及用品,供群众免费使用;成立社工服务小组,开设心理舒缓室,及时做好治丧群众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,缓解群众的悲伤情绪;开通三个洽谈窗口,分流业务办理,减少群众等待时间,提高办事效率,优化群众治丧环境。
二是建立“亲情服务队”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在业务区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,从党员中发掘出有热情、有威望、热心群众工作的骨干力量,发挥服务引领作用,向群众宣讲惠民政策,为群众提供帮助;成立由5人组成礼仪服务队,为服务对象提供“个性化、亲情化、标准化”的告别服务,满足群众个性化治丧需求;实行“一对一”全程陪同服务,严格执行首问负责、首办负责等服务制度,做好引导和协助服务,帮助群众排忧解难。
三是落实电话回访工作。服务完成一周内以电话回访方式进行测评,回访内容包括服务过程情况、所接触的工作人员服务情况、是否了解基本殡葬惠民政策、总体评价及对我们的意见建议等。5月1日到7月31日,共拨打回访电话1821个,满意率达到100%。回访制度的执行,强化了服务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,为后续改进服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,提升了单位的综合服务水平。
突出管理规范化,激发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
一是实行大部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。重新整合部门职能,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,将原来的六个科室重组为三个部室,实行大部室改革,加强接运、引导、洽谈、业务办理等服务的衔接配合,缩短业务办理步骤与时间,不断增强部门粘性,提升业务办理效率。
二是进行内部竞争上岗实现优化组合。秉承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择优原则,全员起立,先轮岗、混岗,进行业务竞赛学习,后采取人员、岗位双向选择的方式,进行重新竞争上岗,优化组合。经过三个月的内部岗位轮换,70%的职工进行了内部轮岗,得到了多岗位锻炼,推选出了6名中层业务骨干,95%的职工经过竞争上岗走上新的工作岗位。基本实现职工一专多能,人岗匹配,进一步激发了内部活力和职工干事创业激情。
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控。按照省民政厅印发的殡仪馆服务工作规范,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科学修订完善单位规章制度。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落实,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,成立了绩效考核、采购保障、评估验收、殡葬用品购置、安全生产五个专职小组,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抓好职责任务,实现单位内部权责有效监督与相互制约,运作环节公开透明。
突出殡葬信息化,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
一是推进“殡葬服务+互联网”,实现手续办理信息化。依托山东省殡葬管理系统,投资90万元建设殡仪业务及风险管控平台系统,采用高效现代信息化技术与管理方式,将服务对象及承办人详细信息以扫描身份证的方式录入系统,生成二维码,将以往手工操作的业务内容,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起来,移动终端设备综合了录音、录像、拍照、扫描等功能,极大提高逝者信息的准确性,实现服务信息全程可视可控。
二是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,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。殡仪业务及风险管控平台系统通过信息采集终端的处理,让业务办理更加准确顺畅,极大提高了各项业务工作效率和服务对象信息的纵向横向传输效率,能高速精确地把所需数据分类汇总出统计表、月报表、年报表等,为部门间信息共享、智慧大数据平台提供了数据支撑。
三是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,保障殡葬服务阳光下运行。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,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,将单位服务承诺、服务项目、收费标准网上公开与现场公示紧密结合,并在潍坊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、市民政局门户网站上长期公示,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。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,完善重点工作环节,认真普及基本殡葬惠民政策,将新优化的服务流程、群众办事须知、所需证明材料、业务咨询电话等进行公示告知。开通0536-6736177监督服务电话,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。
责任编辑:黄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