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:
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
大众网
|
海报新闻
大众网官方微信
大众网官方微博
时政公众号爆三样
大众海蓝
大众网论坛
山东手机报
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:
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
2021
大众网
手机查看
2019年以来,山东省寿光市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为导向,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,大力提倡移风易俗,通过竖碑改卧碑、生态治理修复等整治了24.2万个坟头,节约土地3500亩,新增绿化面积7200亩,748个农村公墓经改建变成节地生态的园林式公益性公墓。
深入调研,找准问题
2019年2月起,寿光市组织对全市农村公墓数量进行摸底排查,建立相关台账,并就农村公益性公墓改造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据调查,全市共有农村老旧公墓964处,30.3万个大坟头,占用土地超过1.2万亩,普遍存在缺少规划、坟头林立,散埋乱葬时有发生;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造成环境污染,导致火灾事故频发;公墓道路被侵占,杂草丛生,甚至无人管护;存在丧事大操大办、互相攀比等陋习。
精心组织,精准施策
寿光市将绿色公益性公墓改造提升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,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事关民生的重要项目。同时结合移风易俗工作开展,加大殡葬服务改革力度,提倡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。坚持“公益惠民、绿色环保、生态节地”的原则,成立市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,市委书记、市长担任组长,市分管领导负责公益性公墓建设;各乡镇(街道)分别成立绿色公益性公墓改造提升专门工作小组,主要领导主抓,分管领导一线盯靠;各村选举有威望且热心的村民代表组成公墓筹备和建设领导小组,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。
寿光市民政局会同宣传、发改、财政等10部门联合出台《寿光市绿色公益性公墓建设实施方案》,对公益性公墓建设的目标任务、改造标准、实施步骤、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要求,提出公墓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及三步走实施方案,明确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市、镇、村三级公益性公墓安葬体系,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95%以上,满足未来20年群众的殡葬需求。寿光市民政局结合实际制定了统一的改造提升标准,最低标准的改造要求是去掉大坟头、立碑改卧碑,卧碑占地面积单穴不超过0.5平方米,双穴不超过0.8平方米,墓穴间距不超过0.6米;新建公墓每亩建设不少于200个墓穴,绿化覆盖率不低于75%或绿地面积不低于40%,达到见树不见墓效果;对墓区道路适当进行硬化,设置专门祭奠区,倡导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、海葬、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。
典型带动,因地制宜
寿光市民政局组织各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负责人赴外地参观学习,率先在沿308国道、羊田路两侧选取上口镇河疃村、稻田镇崔岭西村、洛城街道韩家牟城、饮马村四个村作为改革试点,根据各村实际情况,分类推进公墓建设。针对集体经济较好的村,把传统公墓与现代公墓结合起来,形成树葬区、墓葬区、骨灰堂“三区合一”的布局模式;一部分村则采取村集体自筹与村民出资相结合的方式,对新规划墓穴铺设卧碑,适度硬化道路,栽植苗木绿化,美化墓区环境;针对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,由乡镇(街道)给予补贴,发动在外人员和村民捐款,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完成改造提升任务。
稻田镇崔岭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,村庄已经全部楼房化,移风易俗工作也走在全市前列,村内社会风气良好,该村原占地10多亩地的老旧坟地只保留了2亩,节余土地8亩。上口镇河疃村先后多次召开村“两委”成员会议、阳光议事会、党员村民代表大会,充分发挥包村干部、党员巷长、德高望重家族长及村民代表作用,广泛听取全体村民意见建议,收集民声民意60余条,最终获得群众100%赞同,将原有的老公墓分三批进行搬迁改造,墓区植树造林形成卧碑区、骨灰堂、生态安葬区相结合的安葬布局,节余土地5亩。在试点村的带动下,古城街道垒村、尚家村等积极响应,形成“三区合一”模式;垒村公墓改造后把1200多个墓位集中到6.5亩地中,节约土地近20亩,部分村民由改造之初的反对转变为积极捐款筹款70多万元支持改造;洛城街道按照50元/例的标准进行专项补贴;文家街道建成两处镇级公益性公墓;营里镇已率先完成改造提升任务。
宣传督导,稳步推进
具体工作落实中,市民政、宣传、国土等部门立足工作职能相互配合,各乡镇(街道)积极召开公墓改造建设动员大会,组织村“两委”成员、家族长及红白理事会成员先后到示范村进行参观学习,并结合各村实际,研究制订村级公墓改造方案。通过喇叭广播、微信群、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公益性公墓建设,让节地生态、公益惠民的殡葬理念深入人心。
在公益性公墓建设过程中,由民政局牵头成立督导组,每周到各乡镇(街道)、村(居)对公墓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,每周通报进展情况。各村红白理事会负责公墓改造的质量监督,对改建完成的公益性公墓制订完善长效的管理制度,每村配备1-2名公墓管理员负责日常管护。
责任编辑:黄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