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

大众网
全媒体
矩   阵

扫描有惊喜!

  • 海报新闻

  • 大众网官方微信

  • 大众网官方微博

  •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

  • 大众海蓝

  • 大众网论坛

  • 山东手机报

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:

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

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
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

首页 >新闻动态

庆云:移风易俗迎来“产业兴”

2021

/ 03/30
来源:

大众报业·大众网

作者:

手机查看

 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东辛店镇万粮张村葡萄种植园里,果农们正忙着培土、压蔓,成片的葡萄架一眼望不到边。“发展产业,没有规模不行。”村党支部书记王希营介绍说。

  万粮张村拥有耕地1600亩,全村350户1260人,曾是省定贫困村。过去,村里红白事铺张、人情礼金重,不孝敬父母、不讲文明卫生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。2012年,村里发展葡萄种植业,因坟头问题,始终不能形成规模。

  转变发生在2018年,庆云县实施殡葬改革,万粮张村利用废弃坑塘建祠堂,得到多数群众响应。在祠堂建设募捐仪式上,全村捐款达55万元。“这是造福子孙的好事,先人迁入干净的祠堂,后人发展产业得实惠,两全其美。”村民王荣星说。通过殡改,万粮张村实现了坟头清零,腾出土地40余亩。如今,村集体创办起合作社,规模化种植葡萄园300亩,年产值300余万元,每亩平均增收5000多元。

  得益于移风易俗,推动产业振兴,万粮张仅是一个缩影。自实施殡葬改革以来,全县累计建成农村祠堂65处、生态公墓14处,全县消除坟头3.2万座,腾空土地960亩、增加耕地900亩。仅耕地一项,预计年增收可达80万元以上。

  少一些人情债,多一些新动能。“说起移风易俗,不仅有殡葬改革,红白事上‘豪横’、规矩多,办事名目五花八门,人情礼金重都是我们整治的重点。”庆云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李臻说。为摒弃封建陋习,刹住“要面子”“人情债”不良风气,庆云县以“红白理事会”为抓手,在381个村(社区)、276个机关单位健全红白理事会,建章立制,加强监管。抓住关键人群。全县印发《加强红白事操办监督管理》《发挥红白理事会监督服务作用》等文件,要求党员干部及亲属红白事申报,签订承诺书,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监督。抓住关键节点。在清明、中元、五一、十一等节日节点,印发倡议书,开展文明祭扫、厚养薄葬宣传。组织集体婚礼,倡导婚礼简办,新人领证随即签订文明节俭办婚礼承诺书。不仅如此,在村规民约中,严格规定了烟酒使用标准和彩礼、人情礼金等群众“人情债”上限,防止因“人情债”增加群众返贫风险。对不遵守村规民约,违规操办红白事的,红白理事会出面协调,严禁不良风气抬头。

  物质上脱了贫,精神上不能落后。“富裕起来的庆云群众,对生活有更高追求。”李臻说,民风改善与产业振兴融合促进,该县利用文明实践所(站)平台,组织洁净庭院、文明家庭、文明户、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,开展孝心饺子宴、生日宴、关爱陪护等实践活动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保障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。

责任编辑:黄勇

相关推荐 换一换